二月二 | 除了排队理发,还有更重要的事儿

俗话说

不到二月二,不算过完年

从除夕安排到元宵

哈哈哈哈,是不是都变得圆润啦

 传说武则天称帝之时,惹得玉帝大怒,命令龙王三年不许下雨。龙王不忍生灵涂炭,偷偷降了一场大雨。玉帝得知便将龙王打出天宫,压于大山之下,黎民百姓感龙王降雨深恩,天天向天祈祷,最后感动了玉皇大帝,在二月初二这天,将龙王释放,于是便有了“二月二,龙抬头”之说。

二月二要吃下整条龙

二月二这天,为了纪念善良的龙王,老百姓们在吃的东西名字前都要加一个龙字,寄托了人们祈龙赐福、保佑风调雨顺、五谷丰登的强烈愿望。

 挑龙头——吉祥兆头

龙抬头这一天,万物开始复苏,挑龙头,寓意吉祥兆头。当然指的是就是吃猪头肉啦!北京稻香村的猪头肉,精选瘦型猪猪头,经烟熏、老汤煮熟,去骨后压制成型。历经十多个小时的修炼,肉香软糯、肉质鲜美,肥而不腻。这吃“猪头肉”有三种方法,一是原汁原味吃;二是蘸酱汁吃;三是卷饼吃。每一种吃法都有不同的滋味。

食龙耳——财源滚滚

饺子形似耳朵,龙抬头这天吃饺子称之为“食龙耳”。讲究吃“肉菜饺子”,即馅中有肉又有菜,取“肉菜”之谐音“有财”,寄语财源滚滚之意。


 北京稻香村的饺子从素菜到猪肉、羊肉、虾肉等各种“龙耳”,满足您对“龙耳”的挑剔。

扶龙须——顺心顺意

二月二“扶龙须”,指的就是“吃面条”。相传明代御膳房里有位厨师,在二月二当日,做了一种新的面食,宛如龙须,皇帝胃口大开,龙颜大悦,赞不绝口。从此,二月二“扶龙须”就有了“顺顺溜溜、顺心如意”的美好寓意。别忘了在“扶龙须”的时候,切上几片北京稻香村的酱牛肉。

吃龙鳞——金玉满堂

吃春饼叫做“吃龙鳞”是很形象的,一个比手掌大的春饼就像一片龙鳞。酱肘子、黄瓜、生菜、甜面酱等,一起卷进春饼里,用饼自身的热度将肉加热到适合的温度,然后一口吃下去,让肉的味道和饼的温度在口腔里蔓延,鲜香爽口,根本停不下来。

为何偏在二月二理发

清朝入主中原以后,不让汉人留过去那种长发飘飘的发型了。在大清国的高压下,一些文人士大夫不再高喊"头可断发不可剃",而是以"正月不剃头"来表达对明王朝的思念,实为"思旧",为了掩人耳目,讹传为"死舅舅"。慢慢的“思旧”被老百姓念叨着,就成了“死舅”了。所以,过了正月,借龙抬头的吉时,选择在这天理发,辞旧迎新,希望带来好运。

来源:北京稻香村


COPYGHT ©2019 ALL RIGHT RESERVED 京ICP备19004389号-1